top of page

抗戰初期+黃校長啟明逝世+香港淪陷時期

抗戰初期

民國廿七年(1938 年)秋廣州暨內地各處相繼淪陷,本校為發展抗戰時期之教育,並顧念原有學生居留香港者為數不少,除開辦完全初中部外,進至廿八年(1939 年)年度,復擴辦高中一二年級,學生人數日增,原有校舍,自感不敷應用,遂決議興建四層大廈一座,於民國廿九年(1940 年)七月奠基,翌年春便告落成,位於辦公室之後,體育場之前,背枕山麓,位置適宜,樓凡四層,每層四週均繞以露台,意匠新穎,光線充足,建築費達五萬元, 所有設備均依合香港政府規定之新例,計全座內備課室,禮堂、圖書館、實驗室、儀器貯藏室等,從此,一切規模,得以漸具。

 

黃校長啟明逝世

自七七事變後,我國抗戰序幕展開,黃校長於奔走宣傳救亡之餘,念教育為國家命脈,不容停頓,以廣州市時受敵機威脅,為維護學子安全起見, 於民國廿六年(1937 年)八月遷移廣州正校於鶴山縣城,翌年又遷澳門而本校則擴辦高初中,除繼續上課,勵行抗戰教育,儲備抗建人材外,尤致力後方抗建工作。未幾,廣州淪陷,內 地難民淪落港澳,苦狀日增,其中難童及無力繼續學業之青年為數甚眾,值廿七年(1938 年)秋,兩廣浸信會聯會代表舉行於香港,黃校長遂倡議組織兩廣浸信會國難服務團,選派人員分赴內地從事救濟,救護事宜及宣傳抗戰工作,迨後淪陷區青年遷港 澳者益眾,其中因破產而至停學者亦不少,黃校長視此為抗戰建國前途最堪痛惜一事,故特定由廿八年(1939 年)度起舉辦國難免學額,中學高初中學暨本分校各佔五十名,共一百五十名,以濟失學,更因內地難童,隨家遷港澳者日多,後立意籌設難童完全免費學校,正在 規劃進行,詎以積勞致病就醫香港寶血醫院,竟於廿八年(1939 年)四月十六日逝世,噩耗遍傳,各界人士同聲一慟,黃校長殫畢生之精力,主持我校,凡二十一年,獻其終身於教育事業,桃李滿門,一時鼎盛,歷年來人材造就 之眾,自不待言,即其對國家社會人?之貢獻,亦殊不鮮,是則黃校長之逝世,匪獨我校之損失也。

黃校長逝世後,本校校董以繼任人選,應審慎選任,先行開會決議,在新任校長聘定前,暫請由事務主任鄺樂生先生署理校長,以維校政。經校董會縝密考慮,於是年五月下旬舉行會議,議決聘任楊元勳先生為本校校長,六月一日新任校長楊元勳先生蒞校視事,並舉行就職典禮。

二十九年(1940 年)十月十六日,校主任麥會華先生逝世,麥主任服務本校二十餘年,對校務多所擘劃,溘然長逝,傷悼同深,遺缺當即由校董會決議聘請鄺樂生先生繼任。

是年秋,初中部主任馮棠先生奉校董會派赴美國再求深造,馮主任奉命後於是年十月三十日啟程。

香港淪陷時期

民國三十年(1941 年)十二月八日,太平洋戰事爆發,是月廿五日港九全部淪陷,本校事前經被英政府徵封為後備警察隊之用,結果未及佈置,而敵軍已大舉轟炸,迨敵軍佔據九龍 後,本校一部份校舍,被日軍波字第八一一五部隊佔據,本校處於敵騎之下,不甘附敵,遂實行停辦。是時正校業經遷澳,乃遣全體職員遷澳工作,港方校舍僅由羅 覺先、宋新明兩先生留守,備嘗艱險,至全校被敵軍佔據,終被逼遷出,而全校校具圖書儀器均被敵人佔用或破壞,損失慘重,非可統計。此為本校暫告停頓之時 期,而全體職教員在此非常時期避難澳門,仍能克苦耐勤與惡劣環境奮鬥,使教育事業能維持於不墜者,實創校史光榮之一頁。

三十一年(1942 年)六月楊校長因事辭職,校董會聘趙恩賜先生繼任。

bottom of page